电解水的制作原理及其简单,就是给水通电,因为负极的电子进入水中与氢离子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正极接受来自氢氧根的电子,使后者变成氧气,将正负电解的水分离,负极的水具有还原性,可以饮用。正极的水含有氧自由基或臭氧。可以消毒。也有将两个电解的水混合使用的情况。
电解水机首先是在日本制造,也是目前发展,普及率最高的国家。电解水机的最关键部件是电极。
日本有近百家电解水机生产厂家;松下、东京、三洋、日立等著名家电公司都有各自品牌的电解水机,电解水机已成为日本家庭必备的保健家电;台湾七十年代末期引入电解水产品,从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和市场发育等各方面已经发展成为可以与日本相媲美的地区,台湾是我国电解水机发展最好的地区。而国内电解水机发展是相对滞后。
1931年,日本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解水机。
1966年日本厚生省批准电解水机为医疗器械,认可它对于消化道疾病如便秘和结肠炎的疗效。
1994年日本厚生省成立“电解水研究委员会”。
1994年日本癌症防治中心发表报告“自由基是致癌的诱因”。并证实电解水确实能祛除人体内的自由基。
1974年电解水机引入韩国;
1976年引入美国。
1994年,我国开始涉足电解水领域,厂家结合我国地域广阔、水质差异大及污染严重的实际情况开发生产出了更适合我国国情的电解水机。
1999年,中国功能水研究促进会在北京成立。
2001年,首届“亚洲功能水论坛”在昆明举行,我国的电解水事业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2004年,我国各品牌电解水机销量增幅近100%。
2005年1月,电解水专著《电解水挑战亚健康》由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2005年7月,中国国际功能水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同年10月,国家卫生部组团赴日本考察电解水发展现状。
2000年前后,日本学者逐渐认识到,负电极端的电解水中富含有氢气才是电解水有生物学效应的真正原因。那么要证明这种观点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氢气本身是否能产生同样的效应,二是电解水中的氢气水平是否能达到足够有效的水平。
第一个问题采用呼吸摄取氢气是否有效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呼吸2%的氢气确实能产生对各种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日本医科大学太田成男教授2007年《自然医学》发表论文证明了这一现象。
第二个问题就是检测电解水中氢气含量,然后将氢气溶解到水中,用同样氢气浓度的水代替电解水,然后,研究饮用或注射这种含氢水,看是否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研究随后证明确实能产生呼吸氢气同样的效果。至此,电解水是因为含有氢气才产生生物学效应的说法才得到确认,也是第一次从学术上获得符合逻辑的针对电解水的系统研究。在这一阶段,中国氢气生物研究学者异军突起,目前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占该领域的5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经有41项,在许多方面包括临床研究方面都领先于日本和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