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产业网是氢产业门户网站,提供氢产品,氢项目,储制氢技术,氢医学,氢农业,氢能源等新闻资讯和市场动态,为氢医学、氢农业、氢能源科研和从业者搭建氢产业交流资讯平台。  
首页 | 行业动态 | 氢医学 | 氢能源 | 氢农业 | 氢产品 | 制氢技术 | 储氢技术 | 固态氢技术 | 展会信息 | 企业名录
当前位置:氢产业网 > 正文
氢气治病:博士生自爆我为氢狂
来源:氢产业网 发表时间:2017-5-26 9:45:28 阅读:4005

氢气医疗氢气治病未来发展极具潜力,氢水饮用、氢呼吸、氢面膜、氢泡脚泡浴仪器等产品会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下面的这篇文章摘自氢思语,文中的我为孙学军教授。

 

许多早期从事氢气医学的学者,都有其他研究领域的经历,对氢气医疗一般都是从好奇怀疑,到逐渐接受,然后痴迷疯狂的阶段。从我个人这个对自己科研经历的回顾中,也能看到这样的转变过程。

选择了科研,则生活会丰富多彩,不仅有成功的喜悦,也包括无奈和苦恼。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学者会发现,许多研究生会遇到一些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苦恼。我这里对自己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回顾一下自己的科研生活,基本上有以下这些体会,与年轻人科研人分享,希望能对大家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克服困境提供一点借鉴。

没有接触而且不懂科研的时候,单纯凭感觉去追求做科学家的愿望是最幸福的;刚接触科研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对科研的几乎完全无知,会遇到许多具体困难,最大的困惑是从好奇转为自己对将来从事科研工作缺乏起码的自信;刚独立开展科研的时候,受客观条件和科研能力不足的限制,对一下无法拿出令自己满意的成果而苦恼,挣扎在科研工作的边缘;随着经验的积累,当遇到机遇的时候,如果能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也不难在国际上占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尽管这个领地似乎不是一个令人神往,蕴含宝藏的区域,这个时候最大的苦恼是无法拿出领先国际、胜过科研同行的思路和手段。

内容有一些长,没有耐心可以不看!

一、彷徨的研究生阶段

1992年,我开始读硕士研究生,当时国际上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与现在相比中国的学术整体水平更落后于西方国家。当时我们学校对研究生毕业没有任何发表论文的要求,毕业答辩通过就等于拿到学位,那个阶段对SCI论文都没有什么概念。但感觉导师和老师们要比现在的要求严格,对待课题设计、试验、毕业论文和答辩都非常认真尽职,唯一不重视的是开题报告,可能本质上是学术能力不全面。

那时候最难的是能使用的实验技术太少,一个实验室基本上就只会几个简单的比较经济的技术方法,昂贵的技术只能到学校实验中心去做,因为研究经费不充足,任何国外试剂是要斟酌再三,反复论证才订的。

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自己犯的最大错误是等待老师指定课题内容,自己没有能力判断课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只是一味地做实验,把试验技术等价于科研。当时的学术目标就是能发表出一篇学报论文,虽然最后实现了这样的目标,但是也费了很大周折。其中自己感觉最大的困难是硕士毕业论文的写作方面。因为大学和大学前自己的作文能力太差,基本的文字能力根本达不到成文的水平。

当时有3个教授给我帮助很大,文字能力强的重点帮助修改文字表达,基本是一句句修改。这对后来自己的文字能力有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有的教授在思路上强就重点指点如何把实验结果解释清楚。这也是自己在科研道路上取得的第一次“真经”。

师兄师姐也给自己许多帮助,最重要的是技术方面和英语写作方面。基本上英文摘要都是他们帮忙翻译完成的。总之,回想起来,自己总觉得硕士是自己科研第一步,也是最不堪的一步。硕士阶段可以说科研入门都不入门。

博士阶段,继续攻读原来导师的,由于硕士的经验,在硕士毕业的时候基本上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课题方向。仍沿着硕士阶段的思路,改变动物模型,并增加细胞学和机制方面的研究。我硕士的课题是颅脑伤,模型是用最粗糙的砝码直接打在动物皮层上,这个模型最大的问题是稳定性不够。1992年,美国新墨西哥Rosenberg教授制备了一种脑出血动物模型,具体就是将胶原酶注射到脑纹状体内,可以诱导出血,这个模型现在已经成为脑出血的经典模型。关于这个模型的论文我是在1994年读到的,觉得这个模型要比我原来用的创伤模型要好。因为依靠药物剂量可以制备出不同程度的出血,也就是说模型的稳定性可以控制。

最后利用这个模型做了博士论文,效果也不错,整个过程可以说是自己确定题目,自己确定研究内容,最后在导师的指导下顺利毕业。毕业论文发表了一些国内的核心期刊。最后把论文的主要部分写成英文,投稿到Stroke上,后来杂志给了许多意见属于大修,因为自己当时实在不懂得国际期刊的投稿,一看那么多的问题,直接就放弃了。几年后,自己在投稿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一般杂志会给一些意见,然后根据意见进行修改或解释,接受发表是非常有希望的。这是在1999年,当时学校发表国外论文的总数量不到100篇,能在这样杂志上发表论文更是凤毛麟角。这样的好事竟然被自己活活放弃了。

这直接导致自己在6年的研究生阶段没有发表一篇SCI论文的后果,并使自己对自己科研能力缺乏自信好多年。

1995年读博士时,实验室实验技术和经费明显比过去充足,个人技术眼界也和硕士阶段不一样了,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变的比较现实,那种追求科学家的梦想逐渐变成把科研工作作为一种谋生之道。这个时候学校开始对硕士和博士学位有了发表论文的要求,1998年的拿博士学位证书是要求毕业后2年内2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硕士学位要求1篇核心期刊论文,博士毕业时候才知道有SCI论文的说法,记得当时陈宜张院士曾专门给我们开讲座扫盲什么是SCI收录。但自己没有发表过任何SCI论文,主要是学校没有这样的要求,自己也对英文写作发怵。我同学中没有任何人因为论文数量和质量不够的原因拿不到学位的。哪个时期有人论文数量或档次暂时不达标,只要找关系通融一下也能拿到学位证书,基本上大家毕业都没有问题。

研究生阶段最大的无奈是,一直挣扎在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做科研和喜欢做科研的梦想之间。一方面觉得自己很没有能力,另一方面觉得自己很希望能在科研上有一定成就,总觉得我喜欢科研,但科研似乎不待见我。

二、初立门口,有氧来助

博士毕业后自己科研能力比研究生阶段高了一些。自己研究生6年工作没有发表一篇SCI论文,但毕业后我指导过的研究生和大部分本科生都能发表SCI论文,有的能发表多篇。从这个角度看,自己的科研能力有了一定提高。(1998年博士毕业)现在自己毕业14年了,科研上有了一点进步,自己也能带博士了。

刚博士毕业那个阶段,也有很多苦衷。可以说不是独立而是孤独,没有学生,没有经费,没有实验条件,没有研究方向,没有科研任务。只有压力,只有渴望,只有空想。那个时候真的很希望国家和学校应该给青年人一次额外机会,就是把条件降低到最低,给一个雪中送碳,给一次免费午餐。

毕业刚到一个新单位,没有真正可以使用实验室,有许多房间空在那里,没有人做实验,有研究生也只能做做动物模型,只能达到取材阶段,后面的都需要到其他实验室求助。这让我那个滚烫的科研之心很快凉了下来。

总不能坐以待毙,最后联系到武汉物理所读博士后,博士后2年时间熟悉并掌握了如何操作MRI,没有什么工作成绩。不过在那里接触到许多物理和化学领域的老师,给我很多好的影响。例如他们大部分都对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十分看重,不象生物学领域许多数值都要看统计。后来回想这个阶段,主要是因为自己对科研工作缺乏经验,没有好好利用一个非常好而且有价值的工具。

2001年,依靠教学成绩、几篇博士期间论文和学科劣势,幸运晋升为副教授,并成为硕士导师,可以招硕士研究生,但是自己对带学生并没有多大自信。仍为自己的科研前途着想,硬着头皮招了几个学生。开始了不太合格的导师之路。

2002年自己联系到加拿大Manitoba大学做了一年访问学者,由于老板是化学领域的,与我的专业并不一致,参与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给一个大型课题做一些技术支持,后来觉得这个工作没有可能有大的成绩,自己就主动放弃回来了。留学这一年的经历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见识了国外教授对科研的敬业,几乎所有的教授都对科研十分投入的精神。发表论文尽管重要,但都是他们真正的心血结晶。这对我后来科研工作的态度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2003年后直到2008年,我主要在氧气的毒性效应这个小领域做了一些工作。150年前,就有科学家认识到氧气的毒性效应,但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理想的解释。这也反映了生物学领域对基本生命现象的无知。我觉得一下子也很难能做出什么有价值的工作。就从反面考虑这个问题,实际上1998年前后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那就是“以毒攻毒”,利用氧气的毒性来诱导身体发生预防疾病的能力,当时国际上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报道。简单说就是先用高压氧处理动物,看是否能诱导产生耐受损伤的能力,这就是高压氧预适应的研究。

2000年,日本国防大学的访问团到第二军医大学访问,就曾经有个教授作过这个方面的报告,这给我很大鼓舞。至少我觉得国际上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有遇到知音的感觉,他们的工作也是这个领域国际开创性的几个研究工作之一。2004年,国际上已经有了一些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我在2004年才开始带着研究生正式开展用高压氧暴露预防低氧的研究。

初步结果好地令人吃惊。这些试验都是我和学生一起做的,进行了多次重复,结果非常确定。我们当时最重要的一个发现就是,反复暴露高压氧后,3天后动物耐受低氧的能力大增,可以说是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这一现象,后来国内有人利用这个研究用于高原病的预防,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利用这一个结果,我2005年作为负责人拿到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这个基金资助下,我找到5个学生帮助我开展了在不同器官上的保护效应研究,有的学生来着外单位。我们分别对心脏、肝脏、脊髓、脑和视网膜等效应进行了研究,2008年我们在国际上发表了10余篇相关论文。

目前这些论文引用的情况非常好,可以说是我科研独立后的第一次真正的学术成绩,也使我增强了科研的自信,成为我继续充满自信开展后来研究的重要心理基础。这个阶段我有幸结识了美国Loma Linda大学的张和教授,是他给我们的鼓励和指导,让我们对学术研究有了关键的进步。

这个阶段也有过彷徨和无奈,好的方面看,3-5年来就围绕这个看法做了一点研究,并逐渐积累了一些研究经验。例如,对一些生物分子功能的评价,如何简单设计课题,但这个阶段的研究并没有太多有价值的发现,只是带着这几个学生一起发表了几篇普通的SCI论文而已。如果说是最大的收获那就是培养了几个比较好的学生。但这些研究确实没有什么深度,国外同行也多次在审稿中指出这是属于“描述性”研究,没有分子机制的探讨,对这个评价我们很能接受,我们是有自知之明的。但那个阶段我们确实也不知道怎么深入,或者知道怎么深入也没有经费和条件,但更主要的还有科研能力不够。

许多青年学者都希望自己能早日科研独立,当你有机会真正独立科研的时候,大多数人最渴望的可能是有棵大树好乘凉。当你需要申请经费的时候,他能帮你找到关系;当你科研上遇到困惑的时候,他能帮你解惑。这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独立,或仍缺乏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独立的科研需要有相对全面的能力,虽然不一定什么都十分突出。例如你不一定某个实验技术高手,也不一定研究经费特别多,但唯一重要的是必须能独立提出科研思路,具备带领学生全面完成科研课题的能力。这一点是作为一个年轻导师必须要具备的,否则的话,能带研究生不一定真的具有指导能力,那样的导师可能是误人子弟,带的学生越多,害人越多。

中国著名生理学家张香桐教授有个著名的说法,意思大概是科研人员贵在坚持自己的领域,只要在一个方向上坚持个几十年,即使智力不强,也能使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也就是说,坚持一个方向是成功的重要手段,但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人为跟踪热点而不停改变自己的方向,甚至以自己的弱势对抗别人的长处。

要坚持一个自己不太喜欢的研究方向非常不容易,但要坚持自己非常心仪的课题相对容易。到底什么样的方向是好的方向,这比较复杂,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来讲有很大不同。但判断是否自己喜欢则相对容易。如果你会经常因为想到自己的课题而激动,会经常因为思考自己的科研问题而失眠,会三句话不离自己的科研,会给不懂的人反复耐心充满激情地解说,会因为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而放弃许多现实名利,会因为自己的科研方向上别人取得任何新进展而每天留意。这样的研究方向就是你喜欢的,坚持下来也比较容易。当然一个前提是这个方向确实有让你值得为之付出的价值,不能因为自己的判断失误选择无中生有的研究方向。

不要贬低普通的科研工作。大多数科研工作都是属于资料积累性工作,即使是那些对科研真有爱好的大多数学者,也未必在科研中能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许多工作都是可做可不做的所谓应景研究。有的人认为,既然这些工作没有太大价值,不做也罢。但我们许多人就是要靠这些可做可不做的科研工作谋生活的,不要小看这些基本工作,在做这些基本的积累性工作的时候,我们不仅有积累,也有思考,也可能会有新的发现,最有可能的是会与一些新发现碰点火花。历史上许多重大发现都是偶然被发现的,这就需要大批的学者在开展常规积累性工作中去创造更多偶然机会。只要有一份渴望发现的心在那里,不断地去追求心中的梦想,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生活体验,至少我们是在增加伟大发现的几率。下面讲一下我选择氢气作为研究方向的故事吧。

三、氢气治病:为氢疯狂

当你一下找不到自己心仪的课题方向时,逐渐积累和广泛阅读是必须认真做的功课。在科研中,我自己的有几个多年的习惯,一是喜欢看网络科技新闻,另一个是喜欢看文献,而且一般情况下,看到有兴趣的报道都会追踪一下文献来源,看完后也特别喜欢与别人分享交流。这些习惯可能是我寻找并锁定这个方向的个人原因。

2007年7月放假前,我偶然看到关于日本学者发现呼吸氢气可以治疗中风的报道,就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我被这个报道吸引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一是我自己是从事气体效应研究的,对各种气体的效果都比较感兴趣,例如过去我对氧气、二氧化碳、氮气都有许多了解,对氧气的效应已经研究了多年,我也很了解氢气的生物学效应,但从没有人提出氢气可以治疗疾病,只是知道大剂量的时候有一定麻醉作用,小剂量是没有任何效应的,这个报道是小剂量的效应完全是对经典知识的颠覆(有这个判断是因为我的专业背景)。因为有兴趣,就把这个文章的全文拿来阅读,阅读后一下子就被完全吸引住了。首先有一些不相信,氢气真的会有这样大的效果吗?呼吸2%的氢气30分钟能获得巨大的治疗效果这个浓度非常小,而且因为氢气的溶解度非常小,进入身体的量简直是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小的剂量有如此大的效果,要么是错误,要么是惊人的发现。随后的追踪检索发现这个小组已经在BBRC发表了另外一篇氢气治疗肝脏缺血的文。这个小文章暗示我们,这个小组的发现是正确的,至少他们是完全相信的,否则他们不会进行扩展性研究。而且这个文章给我的触动很大,因为这第2篇文章只是做了3个指标,一是取肝脏做个常规的病理染色,另一个取动物血检测转氨酶活性来确定肝功能,再就是取肝组织进行MDA的检测。这三个检测指标在我们这里可能2个星期就可以完成。而这个阶段我还在为能发表一篇BBRC档次的论文而奋斗。

当时就有一个不太光明磊落的想法:日本学者这不是捡文章吗?好,我们也来捡一些文章吧。于是我们就用我们手上现成的动物模型,捡了一些文章。这个阶段有许多文章大概就3个月出来,而且都是很容易发表的,感觉非常爽。

开展这个工作时,我们立刻遇到一些麻烦。研究中需要把氢气和氧气混合,因为氢气的最终浓度只需要2%,混合气体本身非常安全,但在混合过程中有危险,我们求助上海一个气体公司帮助,他们立刻拒绝我们。后了解到是因为一瓶氢气价格100元,混合后也不会增加多少,他们不愿意为了一点利润冒这个风险。后来在我的一再请求下,他们答应2000元买给我一瓶。为了完成试验,多花20倍的钱我也认了。可喜的是,实验非常成功,证明了日本学者的发现。

由于购买气体的麻烦和经费比较紧张,也促使我想到,氢气进入身体内的本质是溶解在血液中,如果我预先把氢气溶解在盐水中,不就可以制造出能注射的氢气溶液,同样应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这就可以大大节省氢气使用的量,也不需要进行混合气操作。我们经过反复试验,最后拿到可以稳定保存的氢气盐水溶液。使用这个工具,我们先后和国内50多家单位合作,完成了几乎身体所有系统疾病的氢气治疗效果的研究,有许多疾病类型都是我们在国际首先报道。并成为国际上发表氢气效应研究论文最多的单位,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现在国际论文500篇中中国有200篇,而我们就已经有85篇)。

但这个阶段,我们仍有许多困惑,一是我们和合作单位都有发表论文数量的压力,大家发表小论文的欲望更大,几乎都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此许多论文都是停留在现象描述和确认层面上,大部分没有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而国外同行,特别是美国学者则进行了相对稳定的深入研究。这实际上已经把我们抛在后面。发表论文多不等于贡献大,这我们心里十分清楚。我们也希望通过和国外同行进行深入交流,包括把学生送到他们的试验室开展合作研究等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也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个局面。

随着研究的广泛开展,在氢气生物效应这个领域再用过去单纯描述现象的模式,发表国际论文越来越难,这也促使大家不得不开展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如果不为真正解决问题而科研,只为发表论文而科研的指导思想下,我们将很容易在国际同行面前处于学术发展的弱势,也不容易获得国际同行的真正认可和尊敬。这也是我们目前最大的困惑。

可以说,尽管我们在氢气生物学领域做了许多研究,但真正算的上贡献的可圈可点的内容太少,大部分都属于资料积累性的工作。从好的方面说,也只不过是做的早了一些,得了便宜。这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也充满困难的领域,只要我们不断去探索,相信我们能有收获。很多领域大概都是如此。

也许有人认为我们很幸运,找到自己有兴趣,也有意义的方向。但即使这样,我们仍有许多无奈,甚至无法言表的无奈。

四、几点个人经验

生活中许多事情很无奈,科研生活更是这样,并不都是让你开心满意的事情。但在无奈生活中,如何能做的更好。在灰色背景下描绘出色彩,在普通科研工作中寻找到创新花絮。如果说我们在科研上算取得了一点成绩,那么以下这些就是取得这点成绩的经验。分享是科研的生活方式,选择方向是科研成功的重要环节,坚持不懈是可能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思路是科研的无招之招。

1、善于分享。无论是做人,还是做科研,分享是很有用的,无论是技术,还是思路,分享为主,保密为辅。有的人有技术特长,但许多人怕别人偷走自己的技术。技术方面从来都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技术,特别是对常规技术保密只能让你走向衰败和没落,对发挥技术优势并没有帮助。你经常告诉别人技术,经常帮助别人解决技术问题,你就会发现,你在这个领域的声誉和地位越来越高,大家都会认为你在这个技术上有特长。甚至你会在分享过程中有更多进步和提高,因为别人也可能会把经验回馈给你。我是非常不擅长技术的,但一旦我掌握某一个技术,也就是我周围所有人都掌握这个技术的开始。所以我强调如果你掌握了一种技术,不要怕别人也学会,要非常高兴地帮助别人,你会发现这样可以获得更多,而不是更少。

在刚读研究生时,导师告诉我,要注意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然后他们也会给你一些帮助,这不仅是读研究生需要,也是将来工作中应该坚持的原则。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也一直坚持这样做。在做氧气预适应效应的时候,我们分享给许多单位,他们给我提供了我最需要的学生,有一些我有兴趣但不能实现的研究,他们实现了并感谢我们,也引用我们的文章,大家都很高兴。做氢气的时候,我更是在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思路,这是造成中国在氢气医学领域非常活跃的重要原因,尽管我的整体水平不高,但我相信人多力量大,100个人总比10个人效果好的多。至于思路是否应该随时分享,大家有不同看法,无非是怕别人偷思路。

现实是许多研究思路都没有什么实际价值,或者不是最好的思路,或者是你自己无法实现的思路,或者你忙不过来。把这些思路分享给别人,如果能实现,则证明你在这个方面确实有水平。而且你分享的思路越多,你会发现思路会更多出现。因此我曾经多次说,研究思路不值钱,别太当会事。送思路给别人,本质是别人帮你实现思路。如果你成为一个思路集散中心,那也是你做科研成功的重要标志。

2、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几乎每个领域都有一些非常值得探索的课题,但不一定适合自己。你如果是个科研有心人,就应该广泛了解多个方向的基本进展,甚至是跨学科进展。大家都说选择交叉课题最好,但交叉的前提是你自己的知识积累,特别是学术判断能力或鉴赏能力。我选择氢气作为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自己的专业是气体生物学,我对氢气的生物学背景比较熟悉,我曾经负责写过氢气潜水的教材,一旦看到这方面的进展会马上意识到其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太田教授可能开始都没有注意到氢气的巨大潜力,一般读者看到那个文章只会作为治疗中风的一种手段,最多是氢气比较特殊一些罢了。

一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应持续坚持下来,随着积累的增加,你会逐渐在这个领域产生一定影响。确定科研方向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情况,一是要了解这个方向的全貌,另一个要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要善于变通,多从反面考虑问题。如要怀疑作者提出的一些前瞻性问题,要从反面分析别人的研究结果,要从反面寻找新思路。因为几乎所有最新研究都是不全面的研究,所有研究结果都可能存在没有被认识到的意义,所有正面效应都可能存在相反意义。比如,现在研究硫化氢是热门吧,基本上大家都把这个分子作为一种功能分子,把过去的一个毒性物质作为一个正面分子来研究是目前的热点。

但最近有人把这个分子作为细菌耐药性来研究,就发表在《科学》上。也有人研究一氧化氮和细菌耐药的关系。那么一氧化碳是否也可以,氢气是否也可以。其他抗氧化物质是否也可以。这些当然属于微生物领域的研究。我们做气体的,做抗氧化研究的也可以参与对细菌甚至植物的研究。

3、不要因为困难放弃梦想。许多人都有做科学家的梦想,特别是小时候。一些硕士研究生是奔着做科学家的理想去的,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可能会一下子对自己是否具备从事科研的基本能力表示怀疑,担心自己不是吃科研这口饭的人。实际上,科研这口饭虽然不那么容易吃,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只要你心里有梦想,在当代中国做一个普通科学家不是很难实现。成为一个优秀科技工作者是一件不那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中国目前大量科技投入的背景下,对科技人才的需要量越来越大。虽然成为伟大科学家当然要有能力魄力和机遇,但大部分从事科研的人注定都是普通的科技工作者。

4、科研的最高境界是无招。最近看功夫熊猫,里面有个思想就是宣传中国的无招胜有招,所谓无招,是你的功夫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后,真正能克敌制胜的不是技术,而是顺其自然,使用技术发挥到最高境界。我觉得科研上的最高境界是思想,甚至是哲学思想才是真正的最高科研境界。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发邮件至785811679@qq.com,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氢人物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24 氢产业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4037250号-10
电话:13365334752 客服:0533-3587850 微信:letch0410 富氢代理商群:524016731 富氢水杯群:273407891
本网站不以盈利为目的